清水·暖花

查看个人介绍

love & queer

为了可庆的余年 ——电视剧《庆余年》剧评

*终于补完了46集的《庆余年》。是真的好久没遇到这样一个让我如此喜欢的剧了,所以激情码个观后感,认真严肃地吹爆这部剧。

*没读过原著,不做和原著的对比。只单独讨论剧本身。

*主要围绕范闲这个人物写了写,所以加了角色tag。演员tag是因为我真的喜欢你们张演员对这个角色的诠释,所以带上以表敬意。

*涉及到一些剧透。

*我现在就想看第二季.jpg



0 古代的,现代的

如果按照编剧王倦所说,《庆余年》的小说原著是用爽文的外壳包裹着残忍的内核。

那么在我看来,《庆余年》这部剧则是用古装喜剧的外壳包裹着现在这个时代的困境,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迷思。

 

 

1 人

首先,是人。

《庆余年》这部剧在将里面所有的人——聪明的愚笨的善良的阴险的人——都当成“人”在塑造。

不仅仅是男主范闲和他的几个爹爹,也不仅仅是那些处于权力争斗中心的“亲朋好友”。在这部剧里,从“只是个护卫”的藤梓荆,到“没有人愿意搭理”的林家大宝,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的郭保坤,再到几位只出过一次场的王妃,甚至到郭保坤请来的那几个退伍老兵……所有这些角色都被塑造得丰富立体,有着他们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内在逻辑。

他们不一定都是“讨喜”的角色。

但是他们都是非常“可爱”的角色——因为他们身上活生生的烟火气。

这种烟火气使得《庆余年》整体有着一种奇妙的真实感,观赏时就像是一脚踏进异时空,可脚下踏着土地的仍然传来熟悉的气息。

而那气息萦萦绕绕,便引得人们可以跟着剧中人物一喜一忧。

所以《庆余年》虽然是个脑洞及其大的“科幻”设定,但它却仍然如此动人——因为它的世界观可以是架空的,它的权谋可以是编造的,可它的情感却是十足真实的。

在这个有了数据库就可以攒出一篇小说的时代,能把角色当人写、当人演这件事本身,似乎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2 活着的,以及死了的

可是《庆余年》里面的人的生死,也都是及其沉重的。

“只是一个护卫”的藤梓荆至死都没能闭上双眼。

曾经惊艳天下的叶轻眉留下的碑文上也已布满了灰。

范闲坐在林家大宝身边,心里藏着林珙死亡的秘密,给几乎不被人亲密相待的大宝讲海水为什么会是蓝的。

《庆余年》的故事错综复杂,但有一个命题却像是个幽灵一般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所有那些阴谋阳谋的字里行间:

为什么有人可以活得风风光光,可有人却只能躲在阴影之下?为什么有人的死可以引得一国动荡,可有人的生命却只能被别有用心地抹去了该有的痕迹?

换句话说,《庆余年》是在用所有那些有血有肉的可爱的人的生与死,以及对他们生死的记述或遗忘,反反复复地抛出一个关于个体生存的最根本的问题:人的生命到底如何才能不论出身地被同等尊重,而人的死亡又到底如何才能不论贵贱地被同等哀悼?

在庆国的暗涛汹涌之下,每一个个体的生亦政治,死亦政治。

人的共存可能性和哀悼可能性,到底应该到哪里去寻。

到现在为止,剧中的范闲还没有找到答案。

他只是在那些冷漠的眼神中咬紧牙关说,那护卫有个名字,他叫藤梓荆。

 

 

3 生与死的困局

可是,要背负起一个逝者的名字,又是谈何容易。更何况范闲作为一颗被精心安排好的棋子,自己本身就像是一个致死机关的开关。

他越想要用沾着藤梓荆鲜血的手抹去叶轻眉碑文上的灰,他就越要看着自己身旁堆起更多的尸体。

林珙。肖恩。沈重。还有许许多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出现的兵卒。

他眼看着自己为了保护活着的而带来的更多的死亡,又为了哀悼死去的而威胁到了更多的生命。

就像是一个无解的困局,他在其中一步一个血色脚印地摸索着出路。

但即便如此,当言冰云跟他说你其实有着可以轻松选择的大好未来时,他却仍然倔强地说,我不愿意那样。

他说,因为那些死去的还在拽着我的衣角,如果不能为他们寻到一个结果,我又怎么能心安地活。

就像是一个灵魂摆渡师,他在为那些过去得不到哀悼的寻找一个葬礼,同时在为那些还活着的祈求一个能够安心离去的未来。

 

 

4 幽灵的重量

所以我一直觉得,《庆余年》这部剧表面上嬉笑怒骂,热热闹闹,但其实本质上是一场大型的降灵仪式,而范闲就是那个降灵师。

他无法阻止那些死亡的发生,他也没有办法像海棠朵朵那样轻巧说出“为了天下苍生,死一个肖恩又如何”。

所以他只能一路走,一路将那些幽灵背在身上。

这是他的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亦或是无法承受之轻。

他的现在,永远甩不掉过去的重量。

 

 

5 过去,现在

而交缠的时间,其实也是《庆余年》这个故事设定中的一个核心主题。

范闲睁眼以为自己来到了“过去”,但其实这是个遥远的“未来”。而他永远带着那份来自“过去”的记忆,游走在不安定的“现在”。

他的孤独来自集体记忆缺失,来自没有人知道“黄河”和“巫山”的意义缺位。“中华诗词之美”只是我们作为局外的看客赋予朝堂诗会的含义,可真正处在高光之下的主人公实际却是在为自己的记忆进行无人察觉的凭吊。

他身上背负的幽灵,不仅仅是那些逝去的人,更是他被割断的“曾经”。

那些被“现在”的史书彻底割舍了的“过去”。

所以《庆余年》不仅是在追问每一个个体的哀悼可能性,还在追问历史与记忆的记述可能性。

如果我们的回忆已经不能再当做回忆被谈起,那么我们又是谁。

 

 

6 然后/然而,未来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庆余年》对于这场大型降灵仪式表现出来的态度,还能算是乐观的。

范闲背负着那些灵魂步履维艰,却也得到了王启年、高达这样能够插科打诨也能托付性命的伙伴。王启年说他甚至愿意当做梯子,将范闲送到他想去的未来。

而范闲的那些记忆也有了新的传承——庄墨韩直到生命的最后仍然在为“小范诗神”的诗集作注。虽然他仍然不能理解那“梦中仙境”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可他却仍然愿意用自己的心血来浇灌这些诗句的流传。

“中华诗句之美”可能早就丧失了它的意义,但“美”——那种带着前人身体的肉感能够动人心魄的东西——即便换了时空换了理解,也终究会流入后人的血脉。

也许总有一天,幽灵会在哀悼的仪式过后实体化为弗兰肯斯坦的腐肉。分解到地里,便成了养分,滋养起一片西红柿,汁水润了过往行人的干渴。

不知道之后的《庆余年》,会不会给我们看到一个这样的未来。

 

 

7 2020,庆余年

作为一个观众,我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像看《庆余年》这样真情实感了。

本来开始看这个剧,只是因为有生之年的道明叔;看了开头会愿意继续看下去,也只是因为它里面那些并没有流于低级的搞笑梗。

但是看到后面,尤其是最后几集,真的是看得我字面意义上的难以呼吸。

因为男主所面临的困境与他的痛苦,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也过于真实。

作为一个在人文系做和性别相关的文化研究的秃子,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理论越度越多,可现实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在理论里面读生政治死政治,读共存可能性和哀悼可能性,可同时也在质疑这些理论是否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改变什么。

而最绝望的,是我们在质疑理论不现实的同时,自己却根本无法做到比那些理论更现实。

2020年还没过一个月,逝去的医生的鲜血和网络文学作者的判决就已经糊了我们一脸,而再之前发生过的那些轰轰烈烈的生与死似乎已经直接被抹去了痕迹。可我们在一片404无法访问中甚至连自身的社交网络账号都要小心翼翼地护着生怕一不小心自己的记忆就被一笔勾销——更遑论说出那句“这个世界我不喜欢,所以我想和它斗一斗”。

但也正因如此,《庆余年》的出现才会让我如此振奋。

因为它虽然没有强大到可以改变什么,但它至少让我看到,还有人在一片难以呼吸的环境中,仍然在思考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问题。

所以我祝福《庆余年》,也向这部剧的创作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致以极高的敬意。

余年可不可庆,尚不可知。

但所有为了能够换来一个可庆的余年而努力的人,都是值得祝福的。


评论(10)
热度(79)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清水·暖花 | Powered by LOFTER